其实,明清军事迷中,也有真正的行家,象有人提出了“制陆权”,这是很贴切的理解。唐宋以后的中国,围绕着城池的争夺,与海陆战争中的登陆战非常相似。进攻的一方,必须拥有两支军队,一支,用于克服据城防守的抵抗者,通常,按城池条件,双方的战损比是1:5到1:100之间。另一方面,必须准备另一支军队,抵御对方援兵,对自已处于攻城配置下,无野战能力,也无有效防御的步兵组织不受攻击。如果没有后者的保护,攻城部队的处境高度危险。历史上这样的战例举手执来,象著名的魏败秦邯郸战役;前燕破冉闵的襄国战役,冉闵数十万基本兵力,几无幸存;著名的昆阳大战,以及元朝丧失军事优势的高邮战役,等等。这样,即使第三流步兵,受到强大的骑兵保护,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时,单纯的据城死守一方,所争取的,无非是彻底灭亡的时间性因素。由此也不难理解,强大的蒙古军,或者后金、清军,会接受和保留战斗力并不强的汉降军的原因;以及汉儿军的在战场上的作用了。明清时期,由于明军既无法在野战中抵挡后金(清)汉满步骑兵的联合攻击,也不能对后金的后勤形成有效的威胁。(其中一个原因,是后金对后勤的依赖性远远低于明军)。这样,困守孤城的明军,处境就象太平洋战争中的困守孤岛的日军一样,被各个击破。败于蒙古的花刺子模,也是相似的战略处境。
缺乏这方面的常识,会滥用一些简单的“学者研究”。象“一个骑兵相当于50个步兵”,说的,并不是战术impact时的战损比例,而是,打击敌人物流中的效率比例。混淆了两者的战场环境,那么,强大的宋朝无可避免地败于金朝,亡于蒙古,也就成了一个“不解之迷”。既然古代战争的真正运作形式,也是如今天战争一样,以破坏对方战争物流为主要手段。那么,也就不难理解,关键性的战役,都不是出现在大都市的中心广场,而总是出现在物流形成的各个枢纽的一场场野战了。假如读者能够理解“战争运作就是针对物流的攻击和反攻击”,而不是“拳头对拳头”的拳击比赛。那么,恭喜您,您对古代战争的理解水平,至少不亚于笔者了。
在明确了古代战争中步兵组织作为战争的重武器,依赖于战场物流后勤的稳定供应后,城池作用,就浮出了水面。城池作为前沿物流平台、战略仓库,可以保证步兵编队推进时,不受后方后勤供应线中断的威胁;从而,可以尽情向着对方的生物线攻击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秦国的敖仓。秦国把多余的粮食,全部堆放在关东敖山的仓库里,可以就近为关东战场的步兵部队供应粮食。它的战略优势,在长平之战中显露无遗。远在西方的秦军,较之本土防御的赵军,反而能够获得更为充沛可靠的粮食供应。以致于,缺乏粮食供应和持久作战能力的赵军,不得不冒险换将,冒险发动进攻,最终被白起有机可乘。
环山而建的防御,令敖仓坚不可摧。即使是战国后期信陵君打败了秦国在关东的所有武装力量,对敖仓也是无能为力。只要敖仓尚存,秦军尚在,秦国再出关东,威胁关东六国的生存,就是迟早的事情。笔者觉得,如果不是秦军主力远出攻击巨鹿被项羽歼灭,依托敖仓的后勤供应,关东六国的起义,充其量是“独立战争”。楚国的方城,一段三角型的城墙,是类似意义的“城池”。不过,方城的目的不是储粮,而是屯田产粮。依托着方城粮产的支持,楚国对中原的侵蚀能力远达黄河以北。如果不是意外败于晋文公,说不定,中国会出现一个类似周的“楚朝”。
类似的城池,还有汉的朔方,河西四郡,受降城,上谷城等等。正是依靠这些接近草原的城池作为后勤支撑,汉军的步兵,或骑马的步兵,以及协助步兵作战的骑射部队,一次次地扫荡着草原上的每一个角落。如果光是从打仗接仗来说,匈奴是胜多败少,汉军死人绝对比匈奴多得多。但是在战略效果上,汉军控制地牢不可破,而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在草原上立足,不得不一再西遁,不是跑到印度(厌达帝国),就是跑到欧洲(阿提拉)。
不但古代,今天的美国,也打算在波斯湾的公海上建一座现代概念里的海上城池。如果用“后勤效率必要性”去理解城池概念,那么,美国设想中的一座由几百万吨水泥浮坞组成的后勤基地,有完整的空军奉地,和防御系统,(对付海湾几个跳蚤海军,要求不高),储藏有供几个机步师使用的坦克、火炮、燃料、火力消耗品……。有这样一座城池,花不了多少钱,无非是美联储增发点票子就地采购,还可以增加点美国的GDP,但是美军再发动一次海湾战争,成本就降到了美国组织一次师级演习的水平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