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20日星期三

城池

缺少城池的保护,游牧民族非常容易遭受敌对机动力量的突袭。相比中原农耕社会,游牧民族,其实是更为脆弱的社会。就象匈奴,尽管军队没有打过什么败
仗,但是,草原生产不能不分散,分散的民众,也就无法抵挡类似霍去病式的扫荡。霍去病的军队逢人就杀,尽管胜之不武,但是,匈奴确实是无法抵挡。不但分散的游牧家庭抵抗不了对方建制骑兵的突袭,就算是汗庭中央,也经常在对方武装力量的突袭中,瞬间瓦解。就连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,当蔑儿乞部人突袭乞颜营地时,连自已老婆老妈也救护不了,落荒而逃,不得不犯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。强大得多的克烈部,遭受成吉思汗袭击时,也仅仅抵抗了三天就全军覆没。如果有城池的保护,抵抗突袭的能力,断不至于如此狼狈。


反之,游牧民众对中原农耕帝国的城池群的进攻,就艰难得多。即使是人人丧胆的蒙古骑兵,他们的擅长战术,也只是利用蒙古马的耐力,对敌国纵深作深入而持久的袭击,而不是攻城拨寨。其效果,类似于二次世界大战中,美英盟军对德国的空中遮断。笔者觉得,蒙古帝国的兴起,有其偶然性的一面:如果不是进攻金国后得到汉族步兵武装的跟随,蒙古军无法攻破花刺子模的城池防守;如果不是色目降军辅助,蒙古军也无法对金军的生存构成实质性的威胁。枉论灭亡宋朝了。宋朝由于缺乏骑兵,无敌的步兵集团必须依靠城池群对脆弱的后勤线加以保护;并且,几乎从来没有机会对辽金宋的机动集群予以歼灭性打击。宋代黄河北流,与太行、恒山山脉联结而成的地障,也成了宋军后勤部队难以克服的障碍。宋朝既然无力把中原整个变成一个大城池,(明朝后来尝试这样做),又无力端掉敌国的的北巢。则在黄淮平原一带陷入战略被动,实属必然。参考《简析宋朝败亡的原因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563a64d0100b9eh.html》。


宋军为什么会缺乏关键性的骑兵?是观念原因,还是,技术性原因?即使是象后梁这样同为中原的国家,缺骑兵也没有缺到这个程度。范仲淹曾经说:“一骑其费可匹五徒”,即一个骑兵的费用可以养五个步兵,嫌贵!宋朝是把军队募兵当作社会保障、社会救济的手段,从维持治安的角度看,养骑之费换作五倍的步兵,有积极的社会意义。付出的,就是国防战斗力的代价。其次,后周和宋朝都是一个以铁甲步兵立国的朝代,大梁甲兵精锐,天下无匹。一直到这支军队在宋太宗北伐辽国时被歼灭为止,都是周宋之交时各地武装力量为之心惊的武装力量。辽国军队甚至一度望后周甲师而逃(《后周世祖柴荣传》)。这支以坚甲配合劲弩装备的世界级步兵,可能让宋朝统帅部尝到了过分的甜头,从而,忽视了骑兵的重要性。


最后,中原地区的骑兵质量确实不怎么样。配备重骑兵或者古代的骑马的步兵吧?速度太慢,对北方骑兵国家没有特别的战术作用。用它们对付辽金夏元的步兵则似没有必要,宋步兵对他们一直有战术上的优势;而不仅仅是岳家军有这等能力。做轻骑兵骑射吧,没有这样的人力资源。所以笔者觉得,能够令宋朝几百年吃尽苦头而没有能够建立相应的有效的骑兵编制,应该是多个主客观因素的综合性作用。


至于明朝,由于明步兵缺乏压倒后金步兵陆战集群的能力。那么,孙承宗袁崇焕的所谓逐城推进,就根本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。明朝当时的当务之争,是停战稳定经济;舍此外,应是稳定战线;培养可以在陆战中压倒对方的步兵集群(还谈不上骑兵),然后才是筑城推进。孙承宗的筑城推进不可能成功,高第的自退山海关则是自取其败。明朝经济不能自我稳定,处于螺旋崩溃的状态,(参考《亡于内需不振!今天仍是明朝吗?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563a64d0100b03i.html》),军事上不能建立相匹敌的步兵组织。那么,袁崇焕是死还是生,孙承宗是去是留,对明朝的存亡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。至于毛文龙,不说也罢。


对于农耕国家来说,前方城池的存亡,是前治战略主动权的保证。后方城池的存亡,是国家军事力量再生的保证。在吴越战争中,吴国败亡之关键,可能不是勾践的卧薪尝胆,也不是夫差养虎为患,而是,吴太子友,在夫差主力远离吴国北上,越南犯境的时侯,放弃强大防御的姑苏,以少数兵力与处心积累多年的越军野战相争败亡,而丢掉了吴国的城池。也就是,丢掉了吴国赖以维持军事机器的所有后勤资源、储蓄、人员、机构。这样,就算夫差带着军队返回吴国,吴军,已经不是原来那支无敌的吴军了。失去了后勤保证,吴军是“崩溃中的步兵组织”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