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20日星期三

重武器火力

“战争就是充分发挥重武器火力物流杀伤作用的工程作业”,这种认识,有助于理解美军李奇微在第三四次战役,以及金化作战中使用的磁性战术、绞杀战术。吸引中朝军队援援不断地把有生力量投入到美军重武器杀伤作用下,远胜于在中朝军队战场物流被中断前,贸然发起凡尔登式的步兵进攻。可以说,美军的战术非常成功,也非常不成功。成功之处,在于它对于中朝军队的杀伤达到了惊人的水平。今天中国官方公开的伤损比,仅以同样公开的资料计算,就超出大多数中国人能够接受的水平。官方数字是中国军队伤亡66万人,美军伤亡36万。但是可信的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死亡人数是54000人。包括了全球美军伤病及意外的死亡人数。也包括了在中国参战前,美军伤亡在朝鲜军作战下的数字,————该数量以万计;以及在参战后,与北朝鲜军作战的美军伤亡。由于信息不对称,笔者没有尝试严格区分美军在与志愿军,或者北朝鲜军伤亡的数字,其意义也不大。毕竟,美军方面,也有大量的南朝鲜军,和数量不算太少的联合国军的参战部队。在战争堑壕相持阶段中,美军通过把大量的南朝鲜军人编入美军编制的方法,既减少了美军的伤亡,同时,也加快了对南朝鲜军的培训进程。按照克拉克回亿录,南朝鲜军编入一线美军编制的,最多达三分之二。笔者相信,死在张桃芳下的“美军”战果,绝大部分是南朝鲜人,————只有南朝鲜人,才会被用作敌方狙击手的诱饵,“围着雕堡小跑”,直到被张桃芳一枪击毙。如果看过《兵临城下》的朋友,估计会记得被俘的苏军,被枪迫着作为歼灭苏军狙击手诱饵送命的情节,————说不定,张桃芳击毙的“美军”中,不少还是志愿军战俘!


总的来说,笔者认为美军伤亡中的一半,是与志愿军作战中的伤亡,应是较客观的评估。以此计算中美军在朝鲜伤亡的对比,约为10:1左右。而实际上,仅仅是我国内部非公开统计,志愿军可统计的真实伤亡是998000人。其中还没有包括大量的没有办法统计的解放士兵:许多国民党士兵刚刚加入PLA,连姓命籍贯也没有登记,就伤亡在朝鲜战场上。因此,笔者校正中美双方的伤亡比,数值至少达到20:1。这与一位国防大学的老师(上校教授)的私下估计,完全一致。如果说,这样的数字是有争议的,不易接受的。那么,以下几个定性的伤亡情况反映,直接出自公开的高层人士的口中,不妨加以参考:
1)志愿军前线与后勤的伤亡比例是1:1(洪学智)
2)志愿军在二次战役前,和五次战役后,是伤多亡少;而在三四五次战役,是亡多伤少。如果了解正常后勤条件下的伤亡比例的朋友,估计明白这个数字的意思。说这话的,是彭德怀。
3)志愿军前沿火力上的劣势,令志愿军伤亡上超过美军三至五倍,(秦基伟)。
4)美军拥有明显的“总体国家实力”优势,我军只能以多几倍的牺牲和美军相持(迟浩田)


这几位将军,从各自的战场岗位,以零星的方式,发出了各自的感叹。把它和美军的伤亡数字对比,加上乘数,就会发扬,比中方思想舆论管理层,审批过的那个数字,高出很多。而与笔者等人的估计,基本相当。看上去,志愿军伤亡“很划不来”,但是考虑到在诺曼底,现代化水平相当的德军,除却登陆海滩上的惨重伤亡外,在争夺内地的作战中直到法莱斯崩溃为止,与盟军的伤亡比例是十比一!对现代战争火力作用缺乏认识的志愿军能够把伤亡控制在20:1到30:1之间,是相当优秀的水平。就算是苏联老大哥亲自下场,也未必能够做得更好。这也是事实!


在诺曼底战役中,德军在盟军火力压制下,甚至无法向前线机动连以上的装甲编队。“向敌人每打出一发炮弹,都至少招至10发炮弹的报复”,隆美尔这样说。以笔者看来,德军把防御重点放在卡莱是没有错的。但是,当盟军已经成功在诺曼底登陆后,指望在诺曼底地区把美军赶下大海,是不现实的。当时的物流条件下,德军必须在齐格菲防线以外才能重新得战场物流上的优势。因此,放弃诺曼底,迟滞盟军进攻的同时,破坏所有通向齐格菲前线的通路,是战场效益最高的方案。在法莱斯战役后,德军采用了正确的方案:炸毁所有能够补给的北海港口直到安特卫普。结果,由于后勤运输力量的不足,盟军的攻势,一直到1944年底击退阿登反击后,才重新恢复。相反,曼斯坦恩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收缩战术就赢得了重大的成功。在东线,即使是在苏军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的1943年中以后,德军由于对火力运用具有更专业的造诣,在兵力、兵器、后勤、机动性都处于劣势的条件下,对苏军的杀伤比例,都一直处于1:1-1:5的水平上。唯一一次苏军取得更优的杀伤比的战役,是罗马尼亚。以此观之,如果苏军直接面对盟军火力,伤亡程度,很可能比志愿军还不如。


美军战术的失败之处,则在于“断绝中朝军队战场物流”,在朝鲜战争条件下,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要么在错误地地点扩大战争,让苏联进一步得益;要么,停止战争。否则,毛上帝中国,承受得住在朝鲜的炮灰成本!同样的情况出现在越南战争。在顺化战役中,美军吸引越军围结在美军步兵支撑点的周围,充分发挥海陆空火力杀伤优势的战术方案,赢得了巨大的成功。即使按照中越方的宣传口径,双方伤亡比例也达到了20:1。艾布拉姆斯将军甚至认为,美军正在赢得越南战争,因为,美军消灭越军的速度,超过了北越能够补充的速度。他是对的,但是,也是错的。“你没有考虑中国的因素”,尼克松总统这样回答。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越南能够承受多少损失,而在于,毛中国能够承受多少人命的损失。如同朝鲜战争一样,如果不是扩大战争,牺牲在欧洲方向面向苏联的根本性战略利益,在局部的越南地区,战争就是打一百年,也无非是几十比一的死亡比比赛一百年。尽管中越要惨得多,却不能说美国是赢的。赢家只有一个,就是渔翁得利的苏联。考虑到中美在1973年建交,传说中很反美的毛上帝,主动向美国示好,表示决不威胁美国在中国版图以外的利益,并在对抗苏联上作为美国的“盟国”(笔者的话)。美国实在没有必要在越南,为了一个腐败的吴庭艳政权继续牺牲美国士兵的生命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